目前,大口径
厚壁钢管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表现在生产、销售、原材料供应、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各个
大口径厚壁钢管企业都是处于某个供应链之中,其外部供应链范围大,供应商众多,需要供需双方之间更好地协调。从备品备件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又利用销售网络把产品移交至使用者手中,涉及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如何能够使这条供应链上的众多企业实现利润最优?这就必然要求链中各企业之间互相合作,即加强链中企业之间的备品备件供应的“后向一体化”。
备件供应“后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保证物资供应的来源,以发展自己的产品。采用这种策略,一般是加强与备件供应商合作,使钢企与供应商、服务商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以利于钢企统一规划,保证正常发展。
当感到现有的备件供应商不可靠,供货成本太高或不能满足钢企需求时,有必要采用“后向一体化”策略。备品备件等物资价格的稳定性和供应及时性至关重要,通过“后向一体化”,钢企可以稳定备品备件的成本,进而为稳定产品的价格作出贡献。中小钢企经济实力在相对薄弱、有待加强的情况下,通过备品备件“后向一体化”可以加强对备品备件价格和供应的控制能力。
边际成本高是中小钢企共同面临的实际困难,也是制约钢厂发展的“瓶颈”,甚至是某些中小钢企生存的障碍。钢企生产边际成本将成为
大口径厚壁钢管价格的底线。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边际成本的增减只涉及可变成本,因此要降低边际成本,可以从降低可变成本着手。在原燃料、水电等大环境成本既定的情况下,中小大口径
厚壁钢管企业应在备品备件采购方面寻找降本空间。而应用国产备品备件替代进口,成为降低备品备件成本的有力手段。目前,曹妃甸、鲅鱼圈等新兴大口径
厚壁钢管产业基地备件供应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
在目前钢企“微利”情况下,中小钢企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节约采购成本、增加应付款项,备品备件更加注重性价比,避免“夏利车配奔驰发动机”这类“豪华配置”现象。例如,某品牌进口轴承价格是同规格国产品牌轴承的3倍,但实际使用期限不可能达到3倍,从性价比可以看出使用该类进口物资并不划算。